实名认证 国家级协会会员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 艺术资讯 正文内容
浅谈中国戏曲发展之我见
2021-07-20    浏览(626)    作者:李百林    来源: 文化艺术网 官方网站

   《浅谈中国戏曲发展之我见 》      

   作者:李百林

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。戏曲是由文学(因戏曲涵盖着小说的情节,散文形式的念白,诗歌形式的唱词)、音乐、舞蹈、美术、武术、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。它的起源历史悠久,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,经过不断地丰富、革新与发展,讲究“唱、念、所说的“角抵戏”到了南北朝时期,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,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。到了宋代,出现了宋杂剧。金代,在宋杂剧基础上,北方出现了金院本,南方出现了南戏。元代时期北方形成的北杂剧和南方南戏,进一步发展并促进了的戏曲形成。

中国古代的戏剧,是以“戏”和“曲”为主要因素,所以称做“戏曲”。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、元曲,戏曲与话剧,均统称为戏剧。

我认为:不管是汉代的角抵戏”,南北朝的“歌舞戏”,金代的杂剧,还是宋元南戏北方杂剧,皆为戏剧都是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,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展现给观众。所不同的戏曲,他是在南方南戏、元代,北方北杂剧和元曲兴盛的进一步发展,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戏曲,到了清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近代的创新。

说戏和曲,它就是运用音乐、对话、道白与“唱、念、做、打”之功效和演员的“手、眼、身、法、步”的功力,并富于舞蹈性,技术性和肢体表演性,逐步构成了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。

 

    一、中国戏曲的起源

 

中国的戏曲,起源于原始歌舞。在汉代,民间就出现了具表演成份的角抵戏 角抵一词在《汉书•武帝纪》:“角者,角技也。抵者,相抵触也;名此乐为角抵者,两两相当角力,角技艺射御,故名角抵,盖杂技乐也。” 汉代对各种体育活动和乐舞杂技的总称。

中国民族戏曲,从先秦的"俳优"、汉代的“百戏”、唐代的“参军戏”、宋代的杂剧、南宋的南戏、元代的杂剧,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。

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、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。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,中国戏曲逐步形成了以“京剧、越剧、黄梅戏、豫剧、评剧”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。

和舞蹈化的身段动作,去表现现实生活的。同时,亦涵歌舞的手段,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“唱、念、做、打”面对观众的展示。

 

在历史上,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(1240-1319)的宋刘埙,他在《词人吴用章传》中提出“永嘉戏曲”,他所说的“永嘉戏曲”,就是后人所说的“南戏”、“戏文”、“永嘉杂剧”。从近代词曲戏剧学者王国维开始,才把“戏曲”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。

 

 二、中国戏曲的种类

 

在我们国内曾有着中国五大戏曲的说法,“五大戏曲”指的是 :京剧、昆曲、黄梅戏、豫剧、评剧。但我国各民族、各地区的戏曲剧种,可谓种类繁多,据不完全统计,约有三百六十多种,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,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,体现着各自剧种的个性和特色。

在中国戏曲中,传统剧目可谓数以万计,各省市乃至各县也有着为数众多的剧种,并保留着经久不衰的传统节目和地方色彩。据我所知,被人们称为“戏曲之乡”的河南省,自明清以来,在河南有据可查的曾经流行的剧种有45种之多。到了80年代,有专业或业余剧团演出的戏曲剧种仍有31种,主要有豫剧、曲剧、越调、大平调、怀梆、怀调、落腔、道情戏、四平调、大高调、柳子戏、坠子剧、二夹弦、怀梆、怀调、大弦戏、柳琴戏、宛梆、南阳梆子、南阳大调曲子、豫南花鼓戏、蒲剧、罗戏、卷戏、柳琴戏、乐腔、五调腔还有京剧等。河南之所以被人们称为“戏曲之乡”,是因为这里有着光辉灿烂的戏剧文化,丰富多采的戏剧种类,在中原戏剧园地里争奇斗妍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,又出现了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,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,都受广大观

众的喜爱和欢迎。

在我国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:京剧、昆曲、越剧、豫剧、湘剧、粤剧、秦腔、川剧、评剧、晋剧、汉剧、潮剧、闽剧、河北梆子、山东梆子、黄梅戏、湖南花鼓戏等五十多个剧种。尤以京剧流行最广,遍及全国,京剧不受地区所限,故而,称之为“国戏”。

全国戏曲的种类除京剧、昆曲、越剧、豫剧、评剧外,还有曲剧、徽剧、湘剧、绍剧、苏剧、潮剧、楚剧、晋剧、昆剧、沪剧、黔剧、淮剧、闽剧、祁剧蒲剧、瓯剧、吉剧、川剧、桂剧、琼剧、甬剧、壮剧、粤剧、藏剧、扬剧、汉剧、锡剧、婺剧、龙江剧、彩调剧、广东汉剧、四川曲剧、花儿剧 赣剧、新疆曲子剧、河南坠子剧、吕剧、河北梆子、山东梆子、二夹弦、河南越调、太康道情、天津文明戏、凤阳花鼓戏、荆州花鼓戏、黄梅戏、宜黄戏、莆仙戏、柳子戏、云南花灯、碗碗腔、青海平弦戏、秦腔辽南戏、梨园戏黄龙戏 、滑稽戏、新城戏、二人转、二人台、大平调、北方昆曲等360种居多。
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 三、中国戏曲的人物角色行当分类

 

按我国戏曲的传统习惯,有“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”五种类型。目前,由于不少剧种的“末”行已逐渐归入“生”行。在戏剧表演中,各个行当都有它固定的人物扮演和表演特色,其中,“生”、“净”、两行是男角色;“旦”是女角色的统称; “丑”行中,除旦角外,大都是男性角色。

 在各行当中,根据年龄的大小和角色的不同,尚有着称谓的区别。如“生”角里,有“老生”、“小生”、“武生”、“红生”、还有“娃娃生”等几个门类,皆为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。其扮相除红生某些勾脸的武生之外,一般化妆都是素脸,内行说的是“俊扮”,扮相大都是比较洁净俊美的。

“老生”主要扮演的一般都是富有正义感的、性格正直刚毅的、中年或老年的正面男性人物。因多戴髯(ran)口,故又称须生、“正生”,俗称着胡子生。“小生”主要扮演青少年男子,化妆不戴胡须,扮相清秀、英俊。演剧中根据人物性格、身份的不同特点,“小生”又分为翎子生、戴纱帽生的(官生)、手持扇子的(书生)、贫寒的穷生(穷酸文人) 和武小生等。而“武生”泛指青壮年男子,是戏中的武打角色,并分为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两类:一是指穿厚底靴子“墩子武生”,二是指穿薄底靴子“撇子武生”。

“红生”指勾红脸的老生,主要扮演关羽、赵匡胤等角色,演唱嗓音高亢浑厚,表演具有特殊工架和造型,扮演者有着坚实的武功和特殊的训练。

“娃娃生”在戏中扮演儿童的角色。大都由儿童演员扮演,头戴孩子发,身穿茶衣,运用本嗓声腔演唱。

 “旦”角是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,可分为青衣、老旦、花旦、刀马旦、武旦、彩旦等类别。 青衣:又叫“正旦”,多表现那些端庄稳重的中青年妇女,以唱功见长,如《铡美案》中的秦香莲,《二进宫》中的李艳妃等。花旦:多表现那些年轻活泼俏俐的小家碧玉或丫鬟,以做功和念白见长,如《西厢记》中的红娘,《拾玉镯》中的孙玉姣等。 刀马旦:表现那些女将或女元帅,一般要扎大靠,表演上重靠把工架,如《穆桂英挂帅》中的穆桂英等。 武旦:表现那些身俱武艺高强的女子,多穿紧身衣服,表演上重翻打,如《白蛇传》中的青蛇等。 老旦:表现那些老年女性,用本嗓唱念,多重唱功,如《红灯记》中的李奶奶,《吊金龟》中的康氏等。 彩旦:俗称丑婆子,唱念都用本嗓,重说白,实际是丑角行当,化妆和表演较为夸张,是塑造幽默、风趣、诙谐的艺术形象,例如给人说媒的媒婆等。


  四、中国戏曲采用艺术手段

    

中国戏曲的表现的艺术手段,概括的说,主要是表现在演员的“唱、念、做、打”和“手、眼、身、法、步”的表演中体现出来。

“四功”中的“做、打”是视觉艺术上的表演核心。而“五法”主要是为“做工”表演服务的。

 “唱”,指的是唱功。“做”指的是做功,也就是表演。“念”指的是音乐性念白。而“打”则指的是武功。戏曲演员从小是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培养的,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(唱功老生),有的行当以做功(花旦)为主,有的以武打为主(武净)。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、念、做、打四种基本功,才能充分发挥作戏曲艺术表演的功能,更好地表现和戏曲中各种人物的刻画。

“手、眼、身、法、步”这五项表演技法,是戏曲舞台上演员塑造角色的基本功,是构成戏曲表演的根本。

“五法”之说在戏曲界一直也存在较大争议,著名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曾在其《戏曲表演艺术的基础——“四功五法”》一文中,提出用“口”取代原有的“法”,修改为“口、手、眼、身、步”的“新五法”。之后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俞振飞先生在《表演艺术的基础》一文谈到“手为势、眼为灵、身为主、法为源、步为根”。这是第一次有人对戏曲表演“五法”加以逐字说明。  

 “五法”的详细内容为:“手法”是将演员的手与手腕和手臂的动作,或者运用道具进行艺术夸张的表演技法。戏谚语常说“手是演员表演的第二张面孔”,不同的行当对于各种“手法”形式的使用也有不同的侧重,通常分为“指法”、“掌法”、“拳法”三种。并且在具体功能上,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。

“眼法”是指在戏曲表演过程中运用眼部的表现力、通过不同眼神的情感表达,揭示出来角色的内心语言和思想活动,用夸张的眼神诉说,与剧中人物或观众进行无声的情感交流。“眼法”主要用于“叙事”与“传情”。如用眼神表达十二种人物情感:喜怒哀愁羞恨呆怕盼狠思蔑。    

“身法”是指戏曲身段与身韵。是以“身姿”展现主体的各种舞蹈化的形体姿态。“身”为人体之躯。“手”“眼”“步”等肢体皆存在于“身”之上,只有与“身”姿密切配合,方能准确、生动的塑造角色并传情达意,所以“身”是“五法”之枢纽。

“步法”又指台步,戏曲表演中角色的行动特征与表现方法。

戏谚语说:“先看一步走,再听一张口”,可见“步法”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戏曲演员的“台风”,同时,也反映着演员的基本功。 
“身由步而动,步随身而行”,“身法”和“步法”是密不可分的。而“五法”中的“法”,这个是唯一存在争议的话题。很多学者主张用“口”、“发”、“心”、“头”、“腰”等不同的指代部位来取代“法”字。但也有很多学者持不同意见,如杨长秀先生说“法就是范儿”。它既是表演与日常行为中一切行动的“典型”与“窍门”,又是演员通过表演行动所呈现出的自身天赋条件、形体表演资质、内心与头脑的灵气、灵性等特征的外在呈现。其主要特点,以集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,一是男扮女(在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);二是划分生、旦、净、丑四大行当(戏曲中的“末”行,自清代以来多数剧种基本取消了末行,将其并入了生行);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——脸谱;四是“行头”(即戏曲服装和道具)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;五是利用“程式”进行表演。

但在近几年来,戏曲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日趋衰弱,受到了新生艺术的电影、电视、广场舞、街舞、抖音、微信、视频交流等诸多形式的出现,五花八门的文化艺术形式表演活动的冲击,尤其港台歌曲大量涌入内地,学生追星捧星,趋之若骛,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戏曲艺术瑰宝却是知之甚少。而今,对4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里,可谓知之少之又少。

中国戏曲,它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。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,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。我国剧种繁多有趣,表演形式载歌载舞,用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,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,在戏曲舞台上有说有唱,有文有武,集“唱、做、念、打”于一体,在世界戏剧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。

李百林于濮阳市半瓶子斋

2021年5月6日

标签:戏曲起源 种类 角色 发展
上一篇:

^_^ 人喜欢

关注TA

给TA留言

扫描二维码进入
手机官方网站